鈣質與健康2衛教學堂 > 食品 > 鈣質與健康
2015-06-10
1. 幼兒與兒童: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近期所做的幼兒營養調查發現,1-6歲幼兒普遍有鈣質攝取不足的現象。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在2005年針對全國國小學童進行飲食營養調查,發現有98%以上的學童鈣質攝取不足,其中以10-12歲的學童最為嚴重,每日鈣質攝取量不到建議攝取量的50-60%。
綜合以上之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幼兒與學童平日所攝取的鈣質並無法使得骨骼獲得最佳化的成長。
幼兒與學童鈣質攝取不足除了會影響發育,使得身高體型不如人之外,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小朋友由於正處於活潑好動的時期,常常在課堂上無法專心聽講、集中注意力,由於鈣質對於神經的傳導與安定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補充足夠的鈣質,能舒緩神經,讓小朋友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30歲以前是骨質建立的最佳時期,從小即補充足夠的鈣質,建立高骨骼密度,預防年老時骨質流失過多的情形。
2. 婦女:
經前症候群(PMS)
女性月經來臨前出現的種種不適症狀,均統稱為經前症候群(PMS)。經前症候群常出現的症狀包括:易怒、焦慮、情緒不穩、愛吃東西、下腹部及胸部腫脹等,一般發生於25-35歲女性。約有50%-80%的女性多少會受到PMS影響,而約有3%-8%的女性,症狀會嚴重到影響日常活動與人際關係。
根據美國婦產學雜誌的文章報導,只要補充足夠的鈣質,調節荷爾蒙的分泌狀況,就可以減輕50%經前症候群的症狀,也可以預防經前的疼痛。
懷孕婦女
孕婦在懷孕期間必須攝取更多的營養素來供給胎兒營養,懷孕期間母親若是缺乏鈣質的話,除了胎兒的骨質密度會比正常攝取鈣質的母親低15%之外,也可能會提高妊娠毒血症發生的機率。
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孕婦可能會出現全身性抽畜,嚴重的話會產生內出血、腎衰竭、肝功能變差、肝血腫、肺血腫等症狀;胎兒則有可能因為胎盤功能變差,導致營養不足、發育不良,容易發生早產的現象,更有可能胎兒發生猝死的現象。
給予孕婦足夠的鈣質,能減少水腫及高血壓的症狀(妊娠高血壓是造成孕婦周產期死亡及罹病率的主要原因之ㄧ),進一步降低妊娠毒血症的發生率;還能降低早產的發生率、穩定陣痛頻率。
更年期婦女
更年期是指婦女因卵巢功能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退化,從有生育能力進入不能生育的ㄧ段過渡時期。這時期大約有2-5年的時間,由於女性荷爾蒙的逐漸減少,女性體內會產生種種的生理變化,進而有一些不適症狀的產生。
更年期症狀包括:失落感、沮喪、空虛、急燥易怒、潮紅、失眠、陰道乾燥、頻尿、尿失禁、皮膚老化等。另ㄧ方面,因為荷爾蒙分泌的改變,骨質流失的速率大於一般婦女。若在此時補充足夠的鈣質,可以避免更年期的潮熱、夜間盜汗、抽筋或情緒沮喪的情形,更可以減緩骨質的流失速率,進而預防骨質疏鬆症。
3. 老年人:
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頭的密度降低,變得脆弱、易折,即使輕微的碰撞或跌倒也會造成嚴重的骨折,其中最常發生骨折的部位是腕關節、脊柱體及髖骨。根據統計,發生髖骨骨折的老年人,一年內死亡率為15%~20%,和末期乳癌相當。
乳製品是最好的鈣質來源且吸收效果較好,而東方人由於飲食習慣上的不同,較少食用乳製品,平日鈣質攝取普遍不足,也就比西方人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婦女於更年期時因荷爾蒙分泌變化的關係,使得婦女骨質流失的速度更加快速。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協會的調查資料顯示,台灣約有220萬停經後婦女,其中約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因骨質疏鬆而導致脊柱骨骨折,且婦女因荷爾蒙分泌的改變,發生骨質疏鬆症的機率高於男性的6~8倍;男性也是會因為飲食生活習慣的關係而發生骨質疏鬆症。
世界衛生組織更於近五年訂立每年的十月二十日為世界骨鬆日,表示全球越來越重視骨質疏鬆症的影響了。
補充鈣的好處有哪些?
補充鈣質對於人體的健康是重要而且必須的,在各重要階段補稱鈣質對人體有以下的好處:
● 幼兒到青少年時期:幫助骨骼與牙齒正常的發育;舒緩神經、集中注意力。
● 成人:高血壓者除減少鹽份的攝取外,補充鈣質可以避免血管異常收縮而使血壓升高;減緩老化所引起的骨質流失;降低壞膽固醇(LDL)、維持好的膽固醇(HDL)。
● 婦女:減輕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孕婦補充足夠之鈣質,能減少水腫及高血壓等症狀,進而預防妊娠毒血症的發生;降低早產的發生率;孕婦若是缺乏鈣質,胎兒的骨密度會較低。另可避免更年期婦女之燥熱、盜汗、抽筋及心情沮喪的情形。
● 老人:減緩骨質的流失,降低骨折發生的機率。
您的鈣質攝取足夠嗎?
根據一項針對重要營養素(鈣、鐵、維生素C及纖維素)攝取的生活習慣統計指出,國人以鈣質的攝取最為不足,有高達92%的民眾鈣質攝取不足,而且每人每天的平均攝取量均低於建議攝取量。
一項針對全國國小學童的營養調查報告指出,有高達98%以上之學童鈣質攝取不足,其中又以10-12歲的學童最為嚴重,學童每日平均攝取量只有建議攝取量的50%~60%,而大部份學童的鈣質攝取量均無法使骨骼以最佳的狀態成長。
而我們東方人因為體質跟飲食習慣的關係,比較少喝牛奶或是奶類製品,因此對於鈣質的攝取量原本就較西方人來的少。
表一為行政院衛生署對於每人每日鈣攝取量的建議表:
鈣質攝取不足會如何?
1. 骨質疏鬆症:無足夠的骨骼質量,骨質流失過多,導致骨頭不夠強韌,容易骨折。
2. 動脈硬化:鈣質缺乏,為維持身體中穩定的鈣濃度,骨骼中的鈣質被分解釋放至血液中,血液中鈣含量增加,容易使鈣質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彈性變差,而導致動脈硬化。
3. 高血壓:缺乏鈣質會造成反常的鈣內流,使得鈣質在血管壁與平滑細胞內反常累積,血管外周阻力變大,血壓便會升高。
4. 心臟病:研究指出,鈣質會與膽酸形成不可溶的膽汁肥皂,可減少飲食中膽固醇的吸收,降低了心臟病發生率。
5. 影響肌肉協調,會出現煩躁、多動、失眠、抽筋、腿部酸痛等症狀。
6. 孕婦如果缺乏鈣質,容易產生妊娠高血壓的症狀,並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行政院衛生署建議每人每日鈣的攝取量 | ||
年齡 | 參考攝取量/毫克(mg) | 上限攝取量/毫克(mg) |
0月 ~ | 200 | |
3月 ~ | 300 | |
6月 ~ | 400 | |
9月 ~ | 400 | |
1歲 ~ | 500 | 2500 |
4歲 ~ | 600 | |
7歲 ~ | 800 | |
10歲 ~ | 1000 | |
13歲 ~16歲 | 1200 | |
31歲 ~71歲 | 1000 | |
懷孕及哺乳 期 | 1000 |
鈣質攝取不足會如何?
1. 骨質疏鬆症:無足夠的骨骼質量,骨質流失過多,導致骨頭不夠強韌,容易骨折。
2. 動脈硬化:鈣質缺乏,為維持身體中穩定的鈣濃度,骨骼中的鈣質被分解釋放至血液中,血液中鈣含量增加,容易使鈣質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彈性變差,而導致動脈硬化。
3. 高血壓:缺乏鈣質會造成反常的鈣內流,使得鈣質在血管壁與平滑細胞內反常累積,血管外周阻力變大,血壓便會升高。
4. 心臟病:研究指出,鈣質會與膽酸形成不可溶的膽汁肥皂,可減少飲食中膽固醇的吸收,降低了心臟病發生率。
5. 影響肌肉協調,會出現煩躁、多動、失眠、抽筋、腿部酸痛等症狀。
6. 孕婦如果缺乏鈣質,容易產生妊娠高血壓的症狀,並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
作者/來源 : PPB營養小組
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