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訊息

「天然」VS「合成」護膚油,您選哪一種?
2024-11-15
      隨著消費者意識抬頭,想要追求標榜「天然」或「有機」的產品,這種趨勢也擴及衛生用品、化粧品。然而,追求「天然」的同時,市場上充斥著許多宣傳詞,如「100%純天然」或「全天然成分」,甚至進一步渲染化學合成的可怕,以提高「天然」的吸引力。作為消費者,該如何檢視這些商品?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吳姵萱副教授為民眾詳加說明。   如何定義「天然」與「有機」?       吳姵萱副教授指出,目前國際間並沒有專門針對含有機成分化粧品的官方認證,因此,市面上主要依賴國際民間驗證機構認證,例如:COSMOS-standard AISBL,由歐洲多個有機認證機構共同制定標準。         COSMOS認證標準分為兩種類別:COSMOS Organic(有機認證)和 COSMOS Natural(天然認證),其中,COSMOS Organic對於化粧品成分中的PPAI(Physically Processed Agro-Ingredients,物理加工農業成分)及CPAI(Chemically Processed Agro-Ingredients,化學處理農業成分),皆要求一定的有機成分來源比例。而COSMOS Natural則要求合成原料占總原料比例需小於2%。   一般來說,天然與合成油脂有下列差異: 來源不同:天然油脂來自植物、動物或其他自然資源,如橄欖油、椰子油、乳木果油等,常含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天然成分,對皮膚有滋養作用。而合成油脂是由化學方法合成,常模仿天然油脂的結構,根據需求調整成分以達到特定效果,常見的合成油脂包括合成酯類等。   成分不同:天然油脂主成分為脂肪酸、酯類、蠟質和其他天然的化學成分,因其自然來源,因此有複雜的化學結構。而合成油脂的成分相對單一,通常只包含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化學成分,具有一致的分子結構。         認識了天然與合成的差異,食藥署提醒,民眾在選擇化粧品時,應根據個人需求,才是最佳的保養之道。 文字撰寫 | 遠見編輯群     藥物安全食品周報 第999期
長輩用藥安全知多少,食藥署帶您一探究竟
2024-11-08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您有多久沒關心家裡長輩用藥狀況呢?據調查,54歲以上中老年人中超過7成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疾病,75歲以上族群者則超過9成。疾病帶來的身體不適,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因治療需求而伴隨一些常見的用藥問題,食藥署帶您一同來了解有哪些問題及預防之道:   (一)誤信偏方: 隨著網路普及,醫藥產品較以往更容易取得,然而領有藥品許可證者才屬於我國核准的合法藥品。民眾可藉此檢視家中長輩所使用的藥品,包裝上是否載有我國核發的「藥品許可證字號」,例如:衛部(署)藥輸、衛部(署)藥製等字樣,並叮囑長輩遵循專業醫療人員指示謹慎用藥。 (二)互贈藥品: 親情或友情贊助的藥品,揪感心,但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且疾病的病理成因複雜,即使症狀相似,也未必適合使用同樣的藥品!因此民眾可提醒家中長輩,應避免致贈藥品予親友,若身體不適,應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才能對症下藥。 (三)多重用藥: 生病時,民眾多會依不同症狀跨科跨院就診,可能發生重複處方及藥品交互作用。在陪伴長輩就醫時,主動告知醫師長輩目前所使用的藥品,或是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以整合跨科跨院的用藥,即能降低長輩的用藥風險。 (四)用藥依順性不佳: 藥品品項繁多及服藥方式複雜,可能導致家中長輩吃錯藥量或忘記吃藥等情況發生。可善用藥盒等工具,標記藥品用法用量及服藥時間,確保長輩能按時按量服藥。           食藥署呼籲,民眾在陪伴家中長輩的同時,不妨多多了解長輩們的用藥習慣,關心其用藥後有無不適情形,假如在用藥期間發生皮膚紅疹、口腔潰瘍、喉嚨痛、眼睛紅腫灼熱、嘴唇腫、發燒等藥品過敏症狀,要立即攜帶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若對於用藥有任何疑問,可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98期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救星!認識陽壓呼吸器
2024-10-25
        「好好睡一覺!」是許多人心中的期望,然而對於有睡眠障礙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種奢望。近年來,大家常聽到「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又該如何治療?就讓食藥署帶您來一探究竟!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通常是由於睡眠時呼吸道被部分或完全阻塞,導致呼吸氣流減少,進而產生呼吸中止、血中氧氣濃度下降的情況。常見的症狀有打鼾、呼吸停止、白天嗜睡、記憶力不佳、早上起床時感到頭痛、夜間頻尿、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若是長期未治療,很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併發症,甚至有猝死的可能!此外,其震耳欲聾的鼾聲更會影響到枕邊人。   持續供應正壓氧氣,確保呼吸道開放       食藥署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以手術治療之外,陽壓呼吸器(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也是治療選項之一,尤其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具有改善效果。         陽壓呼吸器的作用原理是透過持續供應正壓空氣,保持呼吸道暢通,防止呼吸暫停和打鼾。當使用者戴上鼻罩或面罩,裝置開啟後,陽壓呼吸器會提供一定壓力的空氣,使呼吸道保持開放狀態,防止組織塌陷和氣流阻塞。如此一來,患者就可在睡眠期間保持正常的呼吸模式,避免發生呼吸暫停和氧氣供應不足的情況。           食藥署強調,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透過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睡眠品質,讓患者重新獲得充滿活力的生活。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應該及早諮詢醫師並進行檢查,以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食藥署也提醒,民眾如經醫師診斷需使用陽壓呼吸器進行治療,購買陽壓呼吸器時,應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即「一認、二看、三會用」。首先是認明陽壓呼吸器為醫療器材,第二是購買時看清包裝上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第三是使用前詳閱說明書,正確使用,才能保障使用安全與您自身的健康。另外,民眾如需查詢陽壓呼吸器等醫療器材許可證產品相關資料,可至食藥署網站之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系統查詢(食藥署首頁/業務專區/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藥物、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如發現不良品或使用時發生不良反應,請上藥品醫療器材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http://qms.fda.gov.tw)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進行通報。 資覅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96期
為什麼會發燒?發燒時,一定要吃退燒藥嗎?
2024-10-23
      發燒時,除了身體不舒服,也有人擔心會持續發燒延誤病情,常會至藥局經藥師或藥劑生指示購買退燒藥品。疫情後,退燒藥似乎也成了家庭常備藥品,但是,為什麼會發燒?當發燒症狀出現時,就要吃退燒藥品嗎?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方文輝醫師,為大家說明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及用藥注意事項。     發燒原因—外部感染或體內發炎       方文輝醫師說明,人體會發燒主要是因為外來的病原體感染(如病毒、細菌),也有部分原因是體內異常的細胞導致發炎反應(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這兩種情況都會促使我們的免疫細胞釋放細胞激素,當大腦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接收到細胞激素的訊息後,就會升高體溫。         當體溫升高後,會加速血液循環,可以促使免疫細胞更快速處理病原菌,也會讓病原體複製的速度變慢,整體看來,敵消我長,有助身體復原。但如果是體內異常免疫現象導致發炎而造成的發燒,反而是不好的反應,得要多注意。         方醫師指出,發燒時若伴隨有其他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筋骨酸痛、疲累等症狀,多半是病原體感染,此時發燒是身體啟動自救模式,目的在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不必急著吃退燒藥,但是如有脫水、電解質不平衡、胃口變差等導致身體虛弱的狀況出現,可以採取多補充水分跟電解質、洗溫水澡等方式,適時地降溫且讓身體處在較舒服的狀態以保有抵抗力,而成人若耳溫超過39.5℃,則可考慮服用退燒藥物。         孩童因為下視丘發育尚未完成,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很容易有燒過頭的情形,方醫師提醒照顧者,要更注意其體溫的變化,若39° C以上的高溫持續十幾分鐘至半小時,就要積極退燒。食藥署也提醒,除了用藥外,民眾也可泡溫水,幫助血管擴張,有助散熱降溫。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94期
宅配美食新趨勢,維持溫度是關鍵!
2024-10-21
宅配美食新趨勢,維持溫度是關鍵!       不想出門或無暇外出時,不少民眾會使用網路採買食品,其中也包含冷凍與冷藏食品,除了能輕鬆享受各地美食,同時也活絡低溫食品宅配市場。食藥署提醒,如果低溫食品在配送過程中失溫解凍,除了會產生消費糾紛之外,更可能造成食品衛生安全危害,進而影響民眾的健康。   避開「危險溫度帶」,減少細菌繁殖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聽過「危險溫度帶」?在7℃-60℃之間是細菌最容易生長繁殖的溫度,因此,許多食品會利用冷藏、冷凍的方式進行貯存。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冷凍食品的品溫應維持攝氏-18℃以下,冷藏食品的品溫應保持7℃以下、凍結點以上。若是倉儲及配送時,未注意溫度而造成溫度上升,除了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也可能造成食品中毒,讓原本美味的食品反而成為衛生殺手。         為確保低溫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食藥署醒民眾需留意以下四點: (1)可靠的配送服務:選擇具備良好冷凍或冷藏設備的配送服務,確保在運輸過程中,食品能在適當溫度下保存。 (2)檢查包裝完整性:收到食品時,應檢查外包裝是否有破損或紙箱軟化變形?是否使用絕緣材料和密封包材,以保持食品的低溫狀態?如包裝不完整或變形,可聯繫物流業者處理。 (3)確認食品溫度:收到食品後,可檢查食品的狀態,觀察表面是否有冷凝水或結霜現象,如包裝表面有大量水滴或冷凍食品有部分軟化情形,可能是食品在運輸過程中溫度不符合要求,可聯繫物流業者處理。 (4)妥善儲存食品:收到食品後,依據包裝上的儲存說明,將食品妥善儲存於冷藏或冷凍庫內,避免與其他食品交叉污染,並將不同食品做分類儲存。 做到上述四點,就可降低食品因失溫而變質的風險,更能吃得安心。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95期
藥品百百種,怎麼保存最好?藥品劑型大不同,保存方法大公開!
2024-09-12
      多數家庭都有醫藥箱,存放常用藥品或慢性病連續處方用藥。面對多種且不同使用方式的藥品,到底該如何正確存放,才能確保品質與療效?就讓食藥署為您解答。   維持藥品包裝的原狀,避免陽光直射與濕熱       保存藥品時,應針對不同包裝的藥品有相對應作法: (1)PTP包裝(Press Through Package,又稱泡殼包裝):藥品有個別的防潮保護,每次服用時壓取所需藥量即可,不會使其他藥品受損,影響隔絕空氣的功能。 (2)藥罐容器:每次使用後都應確實轉緊或蓋緊,藥罐內的塑膠袋是為了填充藥罐,避免藥品碰撞,開封後即可取出;另外,藥罐若有放棉花或乾燥劑,在開封後應即丟棄,避免後續接觸空氣、吸收濕氣,反而讓罐內變成潮濕環境。 (3)診所提供的藥包:這是藥師依據處方箋完成的調劑,因此撕開藥包後就應該確實服用完畢,尚未需要服用的藥包應避免提前拆開,並用夾鏈袋將藥包做密封防潮。         食藥署提醒,一般藥品存放於室溫下即可,除非有特別標示或藥師提醒,才需存放於冰箱冷藏(2-8℃),否則保存於冰箱反而容易使藥品受潮變質。另外,請勿置於陽光直接照射或是濕熱的環境中,例如:夏天車內高溫可能超過50℃,不利於儲存藥品,很容易造成藥品變質,民眾應多加留意。 藥品劑型大不同,保存方法大公開!       面對琳瑯滿目的藥品劑型,民眾到底應該如何保存?食藥署建議8類藥品保存方式: (1)口服錠劑或膠囊:盡可能原包裝保存,建議開封後或調劑日起算半年內服用完畢。藥局領藥或藥師調劑的散藥若沒有日期標示,可以請教藥師該批號藥物的保存期限,或是以領藥日為起的半年為期限。 (2)外用藥:外用藥膏開封後可存放室溫至多半年,且不建議分裝成小罐。若出現外觀破損,藥膏變色、變硬或發臭等,應避免使用。 (3)眼用藥:眼藥水(膏)建議在開封後1個月後丟棄,部分眼藥水需要冷藏保存,若未特別標示或無藥師指示,請勿將眼藥水冷藏,因為可能產生結晶,造成角膜傷害。 (4)藥水:糖漿藥水放冰箱可能產生沉澱,建議室溫保存即可,若無特別標示或藥師指示,請勿將藥水冷藏。開封後,在當次治療期間未使用完就要丟棄。粉泡藥水依藥品不同而有所差異,請詳讀包裝說明來進行保存。   (5)磨粉藥品:藥品經過磨粉後易受潮變質,接觸空氣容易吸濕結塊,建議於醫師開立的天數內服用,若沒服用完應直接丟棄。 (6)吸入劑:含有類固醇的乾粉吸入劑不可以放在浴室,因過多水氣會造成乾粉吸入劑結塊,導致無法正常吸到藥品。 (7)栓劑:除非特別註明冷藏保存,請將栓劑連同藥袋放置室溫且陰涼乾燥處儲存。若出現變質或外觀異常,則不建議使用。 (8)胰島素:未開封時須冷藏保存,存放至包裝上的有效期限。若已開封或常規使用中,則依廠牌不同,通常可在低於30℃的室溫下保存4-6週。       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有藥品相關問題,可諮詢藥師,請教藥品的使用與保存方式,民眾也可利用藥袋或仿單,了解各式藥品的保存重點並注意藥品保存期限,為自身的用藥安全把關。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88期
五大類卸粧品,原理各不同!
2024-09-11
      不少民眾都有出門前化粧的習慣,然而,回家後您會好好卸粧嗎?事實上,部分的肌膚問題的確與洗卸清潔有關!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卸粧產品,只要正確使用,皆能有效卸除肌膚上的彩粧品,避免殘粧對皮膚造成傷害與負擔。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黃毓惠醫師解說正確的卸粧方法與注意事項,幫助大家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肌膚產品。   透視各種卸粧產品的獨特性       卸粧產品是日常護膚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種類繁多,主要包括卸粧水、卸粧乳、卸粧油、卸粧霜(膏)以及卸粧紙巾。不同的卸粧產品有其獨特的卸粧與使用原理,能滿足不同膚質與需求。     (1)卸粧水 卸粧水主要成分是水和界面活性劑,原理是利用界面活性劑將彩粧與皮膚油脂結合,即可輕鬆擦拭去除。   (2)卸粧乳 卸粧乳是一種乳液狀的卸粧產品,通常含有油性成分和水性保濕劑。其原理是利用乳化作用,將彩粧溶解並包覆在油性成分中,再透過擦拭或沖洗去除。   (3)卸粧油 卸粧油是一種高效的卸粧產品,特別適合去除濃粧和防水化粧品。其卸粧原理是利用油脂直接溶解彩粧和皮膚上的油污,再加水乳化將其卸除。   (4)卸粧霜(膏) 卸粧霜或卸粧膏是一種濃稠的卸粧產品,具有強大的卸粧效果和滋潤作用。其原理與卸粧油類似,也是通過油脂溶解彩粧。   (5)卸粧紙巾 卸粧紙巾是一種便捷的卸粧選擇,尤其適合旅行或緊急情況使用。其原理是將卸粧液浸透在紙巾中,通過擦拭將彩粧去除。但因容易摩擦皮膚,不適合長期使用。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89期
雞蛋百百款,挑選、保存撇步大公開!
2024-08-02
      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備食材之一。然而,市售雞蛋種類繁多,到底哪一種比較好?挑選和保存上有何撇步?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陳珮蓉營養師與大家分享市售雞蛋的小知識。         雞蛋有紅、白殼之分,主要是品種造成蛋殼顏色不同。陳珮蓉營養師表示,白殼蛋的雞種數量較多,產蛋量多,因此,市場上以白殼蛋為主,紅殼蛋的雞種數量偏少。雖然紅殼蛋的價格較高,但兩者的營養價值、主要營養成分並無明顯差異,微量元素可能受到飼料影響而有些微差異。           至於洗選蛋和散裝蛋的差別,主要是處理方式。洗選蛋是經嚴格清潔程序和檢查後,確保表面乾淨並去除細菌,以包裝型式出售。散裝蛋則是直接從農場或生產者處取得,且多在傳統市場、雜貨店販售。兩種蛋的品質並無絕對優劣之分,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進行挑選。         挑選雞蛋時,民眾應觀察外觀無破損,打蛋後無異味,及確認蛋黃挺實、蛋白濃稠不稀薄流散。   烹調蛋品時,隨手清潔要做好       陳珮蓉營養師提醒,處理食材前,應先將蛋及雙手洗淨,可避免在敲開蛋殼時,將表面的病菌及髒污接觸到可食雞蛋,尤其是處理非洗選蛋。處理雞蛋後,將蛋殼順手丟入垃圾桶並再次洗手,勿隨意放置桌面或盤子而造成污染,也要避免碰過蛋殼後再接觸其他食材,才能降低沙門氏桿菌污染與食品中毒的風險。         此外,雞蛋打開後,最好立刻料理,以免細菌孳生;打蛋時建議多準備一個碗,先將蛋打進碗裡,第二顆蛋再打入第二個碗,確認沒壞再倒回第一個碗中,以免有壞蛋混入;最後,煮熟是重要的原則,應加熱至中心溫度攝氏70 oC以上,且加熱時間也要夠長。         食藥署提醒,雞蛋於攝氏0°C到攝氏4°C的溫度冷藏保存最佳,也可存放在原包裝盒中,避免放在門的儲藏架上,因其溫度變化較大。最後,建議購買後應儘早食用完畢。 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83期